阎立德

更新时间:2024-08-07 09:13

阎立德(约596年—656年),本名阎让,字立德,雍州万年人。唐朝大臣、建筑家、画家。

人物生平

入仕唐朝

阎立德和弟弟阎立本都机智灵巧富于想象。唐武德元年(618年),阎立德任秦王府士曹参军。武德四年(621年),跟随李世民平定洛阳。升任尚衣奉御,他创制六种帝王公候所穿的衣帽礼服、轿子、都典雅而符合礼仪的规定。

官将作监

贞观元年(627年),阎立德任将作少匠、封大安县男。

贞观三年(629年),东谢蛮(云贵高原民族)谢元深到京城朝见唐太宗。中书侍郎颜师古上奏说有必要将这些使臣绘图画像留给后人,用来张扬我朝恩施边远的德政。唐太宗批准了这一奏请,就让阎立德等人为这些蛮邦使臣绘图画像。

贞观八年(634年),阎立德受命为唐太宗的父亲李渊,在长安城东北修建临时避暑的夏宫永安宫

贞观九年(635年),李渊驾崩,唐太宗李世民让阎立德全权负责献陵的建造。因建造有功,而升任将作大匠

免官去职

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去世,为安葬长孙皇后,唐太宗命阎立德营建昭陵。但因阎立德管理松懈而被唐太宗撤职,外放为博州刺史。

贞观十四年(640年),唐太宗巡幸洛阳,召见阎立德,要他选一个地势较高、又干燥又清凉的地方营建一座离宫,用以清暑。阎立德于是在汝州临汝县(今河南汝阳县)西山营建襄城宫(清暑宫)。宫殿建在汝水之上,面向广成泽,动用一百多万劳力。

贞观十五年(641年)三月,唐太宗巡幸襄城宫,发现当地天气燥热,毒蛇多,遂将襄城宫废弃,阎立德也被罢官。

随军出征

贞观十八年(644年),唐太宗命阎立德与左屯卫将军姜行本兴建骊山汤泉宫。同年,唐太宗为了征讨高句丽,任命阎立德为摄殿中监,在洪州建浮海大船五百艘。

贞观十九年(645年)二月,唐太宗征讨高句丽,阎立德跟随出征,他规划修筑土山,因此而攻破了安市城。大军班师回朝时,行至辽泽,前面横拦二百里的沼泽地,军队无法通过,阎立德率人修路搭桥,大军才没有滞留。唐太宗很高兴,给了他很多赏赐。

功封尚书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因终南山太和宫所在清凉,可以清暑,唐太宗遣阎立德重修并改名为翠微宫。七月,唐太宗又命阎立德在宜州宜君县凤凰谷高祖所建仁智宫的基础上,营造玉华宫。因修建有功,被唐太宗封为工部尚书。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驾崩,摄司空,营护唐太宗山陵,因功被封为大安县公。

永徽五年(654年)三月,唐高宗巡幸万年宫,阎立德留守京师,率领四万罪徒修筑长安外郭城墙。

显庆元年(656年),阎立德去世。被唐高宗追赠吏部尚书、并州都督衔,陪葬于昭陵,赠谥号为“康”。

主要影响

建筑

营建献陵

献陵是唐高祖李渊的陵寝,位于现在的陕西三原县徐木乡永合村附近。贞观九年(635年),高祖李渊驾崩,唐太宗李世民考虑到当前刚刚建国不久,国库空虚、外患未绝等客观因素,不欲大兴土木而劳民伤财,在节省建造费用的前提下,采用了房玄龄的建议,在既保持高祖的尊严,又有效地避免了过于奢华,于是决定营建了一个规模较小的陵寝。而献陵的设计与建造者则经唐太宗与大臣衡量之后,决定让阎立德进行全权负责。这是阎立德第一次营建陵寝,他以刘秀的陵寝规模为营建标准,进行了设计。此时,阎立德采取借鉴前人陵寝的营建方式,以“封土为陵”的形式来进行献陵的建造工作。献陵坐北朝南,封土呈覆斗形;陵寝高19米,底径东西长度为130米,南北长度为110米;顶部东西长度为30米,南北长宽为10米。陵园周围分布有52座皇帝、重臣的陪葬墓,从而进一步衬托出献陵的壮观。

昭陵

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合葬之陵墓,位于陕西礼泉县的九嵕山上,也是“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最宏伟的一座陵寝。该陵寝始建于贞观十年(636年),直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才营建完毕,其营建时间长达13年之久。而阎立德在经历献陵等大型建筑的成功营建之后,其建筑才华也得到了太宗李世民的全面认可与赞赏。贞观十年(636年),皇后长孙氏去世,唐太宗让阎立德进行全面设计与监造昭陵。阎立德接到昭陵的营建任务之后,回到家中后闭门不出,钻心研读了前人对陵寝的设计与建造的风格,并亲自对昭陵的地理位置进行勘察。经过大范围的实地考查与分析,阎立德提出了以醴泉县九嵕山为墓址。主要因其地势较高,避免水浸,还可显示出帝王陵寝至高无上的地位;同时,九嵕山下还有泾水流经环绕;山前还有一马平川的关中平原。墓址被确定下来之后,阎立德再一次将前人建造陵寝的“封土为陵”设计规则大胆地改为了“因山为陵”。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高山来进一步提升陵寝的宏大气势,同时,还可以将献殿与寝宫分开,用来突出陵祀的重要地位。加之,陵寝坐北朝南再借助高山的衬托,也更加突出了帝王的威严。另外,阎立德还充分借鉴了唐长安城的建筑设计构思。使昭陵的陵寝居于陵园的最北部,也就相当于原长安的宫城,类似于皇宫内宫。昭陵地下是玄宫,在地面上围绕山顶堆成建为方形小城,在城四周建有四垣,并于四面各建一门。昭陵其北起九嵕山;南至今赵镇附近,南北长度约为15公里,东西长度约为10公里;其规模之宏大,用时之长,也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建筑之中较为罕见的。而唐昭陵工程之浩大,建筑设计之宏伟,也是唐十八陵杰出的代表之作,同时也是阎立德建筑设计才华与风格的具体展现。

离宫别馆等的营建

唐代的长安外郭城、宜君的玉华宫、终南山的翠微宫、骊山汤泉宫等均由阎立德设计营造的。另外,阎立德还参与建造了九成宫等诸多皇家离宫别馆。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诏令阎立德在废旧的太和宫基础之上予以重建新宫。阎立德在太和宫的旧址内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与设计,于顺阳王第取材瓦,塑山为苑,并就近自裁木而造屋,仅用了九天即造完工,更名为翠微宫。另外,阎立德还受唐太宗之拿,在坊州宜君县的凤凰谷内建造一所新的宫殿——玉华宫。阎立德依据环境而设计了玉华宫,他以玉华宫正宫区上的中轴线为基础,为了排列了南风门、玉华殿、排云殿等。并在左右两侧进行各殿的合理的布置,使得玉华宫在营建过程中,巧妙地借用了地势,将整体的建筑群以一种含蓄、平缓、连贯的建筑基调构成了一个清泉流淌、林木繁翳、轴线清晰的视觉审美感,这令唐太宗高兴不已,常常小住于此。阎立德还曾对隋文帝所遗留的“仁寿宫”进行了修复与扩建工作,唐太宗为其更名为“九成宫”,谐音“九重宫”,寓意高大、深远之意。

建筑风格与贡献

首先,陵寝设计建造中的“因山为陵”。阎立德在营建昭陵之时,大胆地开创了唐代陵寝形制之先河。他摒弃了前人的“封土为陵”的传统建筑手法,而是采用了“因山为陵”的陵寝形制。这不但可以有效地体现出唐朝的强盛国势,同时,还可以全面表现出封建帝王的威严,以达到进一步推崇皇权和维护皇室身份等级的作用。另外,阎立德在设计建造陵寝时,还改变了以往帝王陵墓坐西面东的传统形式,以仿效唐都长安的空间布局,通过将献殿、寝宫的分开建造,以突出陵祀的重要性。

其次,建筑设计中的地势利用。阎立德在晚年时,他的建造风格也有所改变,其建造技艺完全趋于成熟,并把建筑的美学充分地在建筑物中加以体现。如玉华宫的宫建筑。阎立德将玉华宫坐北朝南、以玉华川为基础,采取了依山而建,并将各宫殿与实际地势加以了有机的统一。玉华宫以南北方向为建筑群的轴心,东西方向以玉华川为的“虚轴”,将南风门、玉华殿、排云殿以及肃成殿均沿着中轴线向南北依次序以排开建造;而庆福殿和嘉寿殿作为了左右护卫,从而更加突出了主体建筑体的空间组合。通过对中轴方向两侧的陪衬以及轴线上的空间变化方式,对皇权的威严、庄重加以了充分的体现。另外,“即涧疏隍,凭岩构宇,土无文绘,木不雕锼,矫金铺以荆扉,变绮窗于瓮牖。”也正是玉华宫古朴典雅、清泉潺潺、峰翠深远之自然意境的体现。这也是阎立德在设计、营建离宫别馆时所常用的建筑创作手法。阎立德也为后期的建筑家们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方法。

阎立德在传统的建筑物构建基础之上,通过不断地对传统建筑设计、营建的方法与风格加以借鉴、提炼,以提高自身对建筑的设计与营建水平;与此同时,阎立德还通过大胆的创新,以“因山为陵”的形制建造了昭陵,为唐代帝王陵墓的营建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形制。这种全新的陵寝建造形制也直接影响到了唐代以后各帝王陵寝的建造形制。

绘画

阎立德的绘画吸取前代画家郑法士张僧繇杨子华展子虔之长,艺术上与其弟阎立本齐名,作品题材大都与初唐政治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史载:贞观三年(629年),东蛮谢元深到长安朝觐,阎立德奉诏画《王会图》纪其事,以歌颂唐帝国的强盛和与远边民族的友好关系。他还画过《文成公主降番图》,形象地记录了贞观十五年太宗命文成公主赴吐蕃与松赞干布联姻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可惜这些作品都没有流传下来。

历史评价

唐代李嗣真:大安博陵,难兄难弟。自江右陆谢云亡,北朝子华长逝,象人之妙,实为中兴。至如万国来庭,奉涂山之玉帛,百蛮朝贡,接应门之序位,折旋矩规,端簪奉笏之仪,魁诡谲怪、鼻饮头飞之俗,莫不尽该豪末,备得精神。(《论画》)

唐代张彦远:魏晋以降,名迹在人间者,皆见之矣。其画山水,则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伸臂布指。详古人之意,专在显其所长,而不守于俗变也。国初二阎,擅美匠学,杨、展精意宫观,渐变所附;尚犹状石则务于雕透,如冰澌斧刃。绘树则刷脉镂叶,多栖梧桐菀柳,功倍愈拙,不胜其色。(《历代名画记》)

五代刘昫赵莹等:阎毗初以工艺知名,立德与弟立本,早传家业。(《旧唐书》)

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故立德与弟立本皆机巧有思。(《新唐书》)

人际关系

曾祖

阎善,北魏龙骧将军,云州镇将。

祖父

阎庆,北周少司空、上柱国、宁州总管、大安郡公,赠司空,谥号为成。

外公

宇文邕,北周武帝。

父亲

阎毗,北周驸马都尉、开府仪同三司;隋朝将作少匠、殿中少监、石保县公,谥号为恭。

母亲

宇文氏,北周武帝宇文邕之女,清都公主

弟弟

阎立行,少府监。

阎立本,唐朝将作大匠、工部尚书、右相、博陵县男,谥号文贞。

儿子

长子:阎玄邃司农少卿

次子:阎庄,字当时。历任左千牛、守江王友、相州司马、太子右典戎勋府郎将、太子左司御卫副率、东宫宫城正留守、太子家令等职。上元二年九月廿一日去世,终年五十二。夫人刘氏为刘审礼之妹。

三子:阎泰,字玄道,(出自《大周故尚方监丞阎府君墓志铭》)

女儿

长女:阎婉,嫁唐太宗第四子李泰

次女,阎氏,嫁莒国公唐俭的儿子,封秀容县君。

主要作品

绘画作品

阎立德的绘画作品已无存,只见于著录:《斗鸡图》《玉华宫图》《职贡图》《文成公主降蕃图》《封禅图》《采芝太上像》、《七耀像》(二)、《游行天王图》(二)、《庄生马知图》、《右军点千图》、《沈钓湖雁诗意》(二)。另有壁画《上都常乐坊赵景公寺三阶院门上白画树石》一幅。

建筑作品

阎立德参与营建了献陵、昭陵,唐代的长安外郭城、宜君的玉华宫、终南山的翠微宫、骊山汤泉宫等均由阎立德设计营造的。另外,阎立德还参与建造了九成宫等诸多皇家离宫别馆。

史料记载

旧唐书·卷七十七·列传第二十七》

新唐书·卷一百·列传第二十五》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