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切有部

更新时间:2023-12-10 20:25

说一切有部,音译为萨婆多部,(梵文:Sarvāstivāda、巴利语:Sabbatthivāda)部派佛教中的一部,简称为有部,别名说因部。灭后三百年初,从承袭原始佛教的阿难系上座部分出雪山部及说一切有部,有部后传化于罽宾(迦湿弥罗,Kāśmīra)。

名称音义与考古实证

梵文:Sarvāstivāda,学者对它的字根来源尚有争议,最被接受的说法中,将这个字分为三个部份:sarva(全部,一切,每一个),asti(存有、存在)与vada(说、理论),字面意思是一切存在的理论。

《杂阿含经》中,一切(Sarvā)指的是十二处。《俱舍论》引用此段来说明,一切就是十二处,十二处就是一切,因此一切有(Sarvāsti)是指,一切法中唯有十二处是存有的。说十二处有,这仍属于除一说部说出世部外的佛教部派共同的传承。说一切有部,最主要的独特教义就是认为三世实有。

呾叉始罗考古发现的古代铭文中,提到了说一切有部的名称,年代约在西元前一世纪,显示这个部派的名称在此之前就已经形成。在秣菟罗发现的狮子柱头铭文中,内容记载布施土地与财物给说一切有部寺院及僧人,年代约在西元10年。

在狮子柱头铭文中,也提到大众部的名称,记载这两个部派在当地的竞争,也提到说一切有部的中心在今阿富汗贾拉拉巴德地区,即《大唐西域记》中的那揭罗曷国。贵霜王朝佉卢文铭文说,说一切有部的建立,在阿富汗、现巴基斯坦境内旁遮普西部地区和信德省地区。

发展历史

印度时期

佛灭后约250年(137 B.C.),「重经不说论」的古阿难系僧团中,有迦旃延尼子受到优波离系分别说部提倡「新教义」之《舍利弗阿毘达磨》「论书」的影响,而写出与传统经说不合、揉杂《舍利弗阿毘昙》思想的《发智论》,改变阿难系僧团维护经说、律戒而不弘『阿毘达磨(论述)』的立场,造成重经的阿难系僧团,分裂为原重经的阿难系的雪山部,及重论的迦旃延尼子学众的说一切有部。

说一切有部后来领摄了原阿难系僧团的化区──从「西印优禅尼以北」到「东印毘舍离的北部」,最北到「北印的罽宾(犍陀罗,后称迦湿弥罗)」。原阿难系「重经」学众为了避迦旃延尼子的学众,遂迁往雪山(北印犍陀罗一带)转称为雪山部(巴Haimavata)。

此后,说一切有部传诵的《相应阿含(杂阿含经)》,即从「第二次结集」时集成的内容、型式,经历佛灭后116~250年间的维护古说阶段,进入说一切有部再加以编纂为「具有自部论义」色彩的经说传诵,包括增新、编修、纂集,以及融摄了其他部派的传诵在内。

维续「经法」传承的雪山部日渐衰微,于公元一世纪前后沉寂隐没于世。

注释与引用:

见公元前一世纪世友论师著,玄奘译《异部宗轮论》:

「其上座部(古阿难系僧团)经尔所时,一味和合。三百年初,有少乖争,分为两部:一、说一切有部(梵Sarvāstivāda、巴Sabbatthivāda),亦名说因部(Hetuvādin又名Muruṇṭaka)。二、即本上座部,转名雪山部(Haimavata)。」

「上座弟子(阿难系僧团),本弘经教,说因部(说一切有部)起,多弘对法(论藏)。既闲义理,能伏上座部僧。说因时遂大强,上座于斯乃弱。说因依旧住处,上座移入雪山,从所住处为名,称雪山部。若从远所袭(承袭),以名上座部(阿难系僧团)。」

见隋朝吉藏著作的《三论玄义》︰

「上座弟子(此指阿难系僧团,不是自称上座部的分别说部)但弘经,以经为正。律开遮不定;毗昙但释经,或过本,或减本,故不正弘之,亦不弃舍二藏也。而萨婆多部(即说一切有部),谓毘昙最胜,故偏弘之。……上座弟子见其弃本弘末,四过宣令,遣其改宗,遂守宗不改,而上座弟子移往雪山避之。」

见《三论玄义检幽集》:

「迦旃延子等,弃本取末,所说与经不相符。……再三是正,皆执不回,因此分成异部」。

印度本土

说一切有部的学说根源于四大论师,即法救、妙音、觉天、世友。其中以世友的说法,被认为是最正确而权威的。

第二次结集之后根本上座部分化为以阿盘提国为中心的分别说部和以摩偷罗国为中心的“先上座部”,从戒律角度看这两派都奉行上座部律藏,但在教理上对于“世与行体同异“和“过去未来体相实有与否”的问题有不同见解。赤铜鍱部《善见律毗婆沙》记载,阿育王时代第三次结集后,摩哂陀将分别说部传播至斯里兰卡岛;末田底迦(与迦湿弥罗国“五师付法”传说的佛教传入者同名)将“先上座部”传至犍陀罗国(西汉至晋初时称为罽宾)、迦湿弥罗国(南北朝时称为罽宾),逐步推广到西北印度。

先上座部传承了《法蕴论》、《集异门论》、《施设论》三论,坚持只承认这些古传论书者,后来被称为旧阿毗达摩论者。以跋蹉国(Vatsa)都城憍赏弥为中心的“先上座部”后来形成了犊子部。佛灭后第三百年初(有说五百年中),迦旃延尼子尊者于恒河流域某地造《发智论》,整理并修改旧有阿毗达磨论的内容。犍陀罗国或迦湿弥罗国的论师,修改了旧有三部论书,增编《五法论》(《五事论》)为《品类论》并撰写了《界身论》。提婆设摩尊者于憍赏弥以北的鞞索伽国编写了《识身论》,此论先批判“分别论者”为“诽谤、违越、拒逆世尊所说契经”,再自称“性空论者”而批判了“补特伽罗论者”,形成了部派之间不可调和的分歧。这七部论成为说一切有部主要论书,其中尊奉《发智论》的新兴派别成为主流,后世说一切有部以之为“身论”,其他六论为“足论”,现代学者称这六论的现有版本都受到了《发智论》的影响。在罽宾的一些先上座部成员,守持佛陀原始「经说」,不认可《发智论》,移居雪山,因住地而称为雪山部

在中印法难后西北印成为佛教中心,又经历了西北印三恶王灭法,佛灭六百余年后,说一切有部在贵霜帝国迦腻色伽一世时编写《大毗婆沙论》而达到鼎盛,《大毗婆沙论》大量引述以大德法救、觉天、世友和妙音这四大论师为首的众多论师的各种说法,并认定世友尊者的说法是最正确而权威的,后人更将一些重要著作归为世友尊者或“世友菩萨”所作。《大毗婆沙论》称《发智论》批评了犊子部的宗义,并记载其宗派因为反对大天五事而从摩揭陀国迁至迦湿弥罗国,将《发智论》等同佛说的新阿毗达磨教派沿用“五师付法”传说来暗示嫡传正宗,并以教义自称说一切有部。在《大毗婆沙论》既将大德法救纳入己宗又将其见解列为参考异说之后,秉持旧有观点重视经教的譬喻师,反对《大毗婆沙论》而分化为经量部,经量部论著中曾引用过优波笈多尊者的《理目足论》。

罽宾灭法打击了说一切有部。

汉传佛教

说一切有部在南北朝时传入中国。始于僧伽提婆(Samghadeva)与竺佛念,译出《阿毗昙八犍度论》、《阿毗昙心论》及《鞞婆沙论》后,开始有僧侣学习说一切有部的论典,在当时极为兴盛,被称为毗昙宗,又称因缘宗。

研习毗昙最著名的是梁代的慧集,弟子僧旻、法云;与慧集同时,在北方讲习毗昙的,以慧嵩、志念最著名。后被俱舍宗所吸收。

重要著作

论书

关于说一切有部阿毗达磨内容及作者的最早记载是龙树大智度论》:

“问曰。《八犍度阿毗昙》《六分阿毗昙》等。从何处出。答曰。佛在世时法无违错。佛灭度后初集法时亦如佛在。后百年阿输迦王。作般阇于瑟大会。诸大法师论议异故。有别部名字。从是以来展转。至姓迦旃延婆罗门道人。智慧利根尽读三藏内外经书。欲解佛语故。作《发智经八犍度》。初品是世间第一法。后诸弟子等。为后人不能尽解八犍度故。作《鞞婆娑》。

有人言。《六分阿毗昙》中。第三分八品之名《分别世处分》(此是楼炭经作六分中第三分)。是目犍连作。六分中初分八品。四品是婆须蜜菩萨作。四品是罽宾阿罗汉作。余五分诸论议师所作。

有人言。佛在时舍利弗解佛语故。作阿毗昙。后犊子道人等读诵。乃至今名为《舍利弗阿毗昙》。摩诃迦旃延佛在时。解佛语作《蜫勒》(蜫勒秦言箧藏)。乃至今行于南天竺。皆是广解佛语故。……

为阿毗昙三种。一者阿毗昙。略说三十二万言。二者六分。略说三十六万言。三者蜫勒。略说三十二万言。蜫勒广比诸事以类相从。非阿毗昙。”

说一切有部的根本论书为两组:

身义阿毗达磨:被称为“身论”的《发智论》,其最重要的注解《大毗婆沙论》。

六分阿毗达磨:另外六部根本论书,相对于“身论”称为“足论”,合称《六足论》:《品类论》、《法蕴论》、《施设论》、《集异门论》、《界身论》和《识身论》。

重要的阿毗达磨论书还有:《甘露味论》、《心论》、《杂心论》。另有秉承大德法救宗旨的《尊婆须蜜菩萨所集论》。还有当《俱舍论》以经量部观点对说毗婆沙论师有所评破后,作为反击的《顺正理论》和《显宗论》。

律藏

鼻奈耶》、《十诵律》,现存汉译本。

学说

基本学说

阿毗达磨为立论依据,主张“法体恒有”,即把世间一切现象分为有为法无为法两类。

有为法是因缘和合的产物,有生(产生)、住(持续)、异(变化)、灭(毁灭)的“四相”。有为法计四种:表现物质现象的,称为色法;表现生理或精神现象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称心法;各种心理作用称心所法;心、色之外具有生灭的各种现象,称心不相应法。无为法指非因缘和合、无生灭变化的各种现象。

据此五法又细分为七十五种,统称五位七十五法。说一切有部在分析色法时,提出了极微(原子)的概念。他们认为,极微有变化、生灭、质碍等特性。所谓色就是质碍,质碍就是物有形质,占据一定的空间但又互为障碍。许多极微的积聚,组成有质碍的物体。极微是不可分的实有微粒。世界上的各种物质存在包括人都是由极微构成的。

理论

说一切有部中有的论师认为,极微虽为物质的最小微粒,但无长短方圆等形状,也无东西南北上下之方位(方分),它不可分、不可见、不可听闻、不可嗅、不可触、不会变坏,没有质碍,但由极微结合起来的集合体,则是有形状和方位的。但有一些论师反对这种说法,认为无形状、无方分的极微不可能积聚成有形状和有方分的集合体。因此,他们认为,极微也是有形状和方分的。

有部还进一步指出:极微有色、香、味、触四种“分别”。称四尘。即眼根所见的是色尘,嗅觉于鼻的是香尘,味觉于舌的是味尘,肤觉于身的是触尘。这四尘因分别具有坚、湿、暖、动四大性质,故又叫做地、水、火、风“四大种”。由于四大极微的性质和数量结合的不同,因而出现了世界万物不同的性质和类别。

有部还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认为过去、未来和现在皆有其实体,而且论证诸法都各有其不变不改之自性,同时也有造果之原因。原因出之,所以一切法既是实有,因也是实有的,因此又有说因部之名。由于一切有部认为诸法都有其不变不改之自性或法体,因此只承认人无我而不主张法无我。有部于因缘关系中提出了独特的“六因说”,即能作因(某物生时,一切不对其发生阻碍作用的事物)、俱有因(互为因果。互相依仗的条件,如三杖相依而言)、同类因(前面的因与后面的果,属于同一类的事物)、相应因(一个认识产生时,心与心所不能单独而起,二者必须互相帮助,互为因果)、遍行因(遍于一切染污法而生起烦恼的原因,如邪见、疑等)、异熟因(能引起不同性质的结果的原因,因其同类,不同而熟)。“六因说”是有部“三世实有说”的立论依据,即认为在三世中有着因果的必然联系,同时并发展了原始佛教的缘起观。

影响

它在小乘部派中最极旺盛,说转部(后称经量部)即是从此派所分出。它对汉传佛教及藏传佛教也有深远的影响。

典籍

有部基本理论典籍是公元前2~前1世纪时迦旃延子著的《阿毗昙八犍度论》。前秦建元十九年(383)僧伽提婆与竺佛念译出;后来,玄奘又在唐显庆二至四年(657~659)重译,并改名为《阿毗达摩发智论》,还有注释《八犍度论》的《法蕴足论》、《集异门足论》、《施设足论》、《识身足论》、《界身足论》、《品类足论》,合称“六足论”。有部的三藏典籍在汉译本中保存较多。除论藏部分略如上述外,经藏有《杂阿含经》和《中阿含经》;律藏则有《十诵律》、《据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等28种,280卷。纠正百度百科中说一切有部典籍中一个问题,在律藏中找不到据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能找到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以永乐北藏,乾隆大藏经中的律藏为例子,注释与引用,永乐北藏,小乘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01-50卷),乾隆大藏经,小乘律,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五十卷,永乐北藏,乾隆大藏经的律藏中,明确的标出能找到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这些都是用事实证明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