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法方宜论

更新时间:2024-06-11 20:10

《异法方宜论》是战国时期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详。本篇首先分析五方地势、地形、地质、气候、物产等各自的特点,引出五方居民逐渐形成的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状况,在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的长期作用下,其体质也形成差异,所患的常见病、多发病亦不同,因而五方所发展起来的治疗方法也各具特色,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

作品原文

黄帝问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

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1〕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2〕。鱼者使人热中〔3〕,盐者胜血〔4〕,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5〕,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6〕也。其民陵居〔7〕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8〕,其民华食而脂肥〔9〕,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10〕,其治宜毒药〔11〕。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12〕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13〕,其治宜灸焫〔14〕。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15〕,故其民皆致理〔16〕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17〕。故九针〔18〕者,亦从南方来。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19〕,故其病多痿厥寒热〔20〕。其治宜导引按蹻〔21〕,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故圣人杂合以治〔22〕,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23〕,知治之大体也。

作品注释

1、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始生,谓开始生发。因东方法春,故生发之气自东开始。

2、美其食:对所食之物满足和喜爱。

3、鱼者使人热中:张隐庵:“鱼性属火,故使人热中。”热中即热盛于内。王冰注:“多饮数溲,谓之热中。”

4、盐者胜血:《灵枢·五味论》中说:“咸入于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脉则血气走之。血与咸相得则凝。”胜血,即伤血,令血脉凝涩。

5、其病皆为痈疡:热盛于内,且血脉凝涩不利,则易致热壅营血,逆郁于肉腠而发痈疡之病。皆,应作多发、易发理解。

6、天地之所收引:收,收敛;引,引急。系秋天多燥之气象。张隐庵说:“天地降收之气,从西北而及于东南。”

7、陵居:依山陵而居。王冰:“居室如陵,故曰陵居。”

8、不衣而褐荐:褐指毛布;荐指草席。指披毛布铺草的生活习惯。

9、华食而脂肥:张隐庵注:“华,浓厚也,谓酥酪膏肉之类,饮食华厚,故人多脂肥。”

10、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因为人处于水土刚燥多风之域,多食肉类,致腠理密固,肌肤丰厚,身形健壮,故外邪不易侵入。病由饮食七情等内因导致的为多。

11、毒药:作用于人体,有一定反应的药物。古人泛指用以攻邪的内服药物。张景岳:“毒药者,总括药饵而言,凡能除病者,皆可称为毒药。”

12、天地所闭藏之域:严寒天气以北方为尤甚,常应冬令闭藏之象,故称为闭藏之域。《类经》:“天之阴在北,故其气闭藏,在时则应冬。”

13、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北方之人喜游牧生活,多食牲畜之乳。乳性甘凉,生饮则凉而且凝。寒凝于内易伤中土之阳,妨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致胀满发生。以寒伤中阳故曰脏寒。

14、其治宜灸焫:焫(ruò),即用艾火治病的灸法。北方气候寒冷,人宜阳气内固。若中阳不振而寒气内乘,治宜灸法以温热助阳。直接收祛寒之效。

15、嗜酸而食胕:胕,与腐字同。谓经常吃酸味,及发酵制成的食品。这与南方的气候物产有关。

16、致理:指皮肤腠理密致。

17、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南方气候热,地势低而多湿,人处其间且又多食酸,酸味收敛,令腠理致密,使湿热蕴聚而不泄,则易内着筋脉而生挛痹。伤筋则挛,伤脉则痹。治宜针刺以通脉络。微针,为《灵枢经》所载九针之一,即毫针,主治痛痹。见《九针十二原》。

18、九针:九种针具,各不同形,各有不同作用。见《九针十二原》。

19、其民食杂而不劳:张隐庵注:“四方辐辏,万物会聚,故民食纷杂。”中央指四方之中,当地居民受四方之物供给。

20、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地平多湿,人又不劳四体,致体弱阳虚易伤于湿而成痿厥,体弱易感外邪而生寒热。

21、导引按蹻:导引:摇动肢节筋骨。目的是通导血脉,舒引阳气。按蹻:按摩皮肉,摇动手足。导引按蹻,相当于气功推拿等疗法,蟜qiāo。

22、杂合以治:掌握所有的治病方法,以用来治疗。

23、得病之情:张隐庵注:“知病之因于天时,或因于地气,或因人之嗜欲,得病之因情也。”就是既要了解病因,也要掌握病机,并全面的了解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分析,才能正确地认识病情。

白话译文

黄帝问道:医生在治疗疾病时,生同样的病,但采用的治疗手段不同,结果都治愈了,这是为什么呢?岐伯回答说:这是由于地理环境不同而使它这样的。

东方地区,是天地之气开始发生的地方,盛产鱼盐,靠海傍水,当地居民喜欢吃鱼和咸味的食物,居处安定,以鱼盐为美食。然而,多食鱼会使人体内积热,过食咸味易伤血液。所以,当地居民大都肤色较黑、肌肉纹理也较疏松,所生之病多为痈肿疮疡一类,治疗适宜用砭石。因此,砭石疗法是从东方传来的。

西方地区,盛产金玉,地多沙石,自然气候具有类似秋天肃杀收引之气的特性。那里的人们依山而居,地高多风,水土的性质刚强,人们不讲究衣着,以毛布为衣,以细草为席,而饮食多是些鲜美的酥酪骨肉之类,因而形体较丰肥,所以外邪不易入侵,其病多由内生,治疗适宜用药物。因此,药物疗法是从西方传来的。

北方地区,自然气候具有类似冬天天地闭藏之气的特性。那里地势高峻,人们依山陵而居,周围环境是风寒冰冻,当地居民喜欢随时居住在野外,吃的是牛羊乳汁,因此内脏受寒而易得脘腹胀满一类的疾病,治疗适宜用艾火灸烤。因此,艾灸疗法是从北方传来的。

南方地区,自然气候适宜长养万物,是阳气最旺盛的地方。那里地势低下,水土薄弱,雾露经常聚集。当地的人们喜食酸味及发酵的食物,所以他们的皮肤肌肉纹理致密而色红,其病多为筋脉拘挛、肢体麻痹一类的疾病,治疗适宜用微针刺治。因此,九针疗法是从南方传来的。

中央地区,地势平坦而湿润,自然气候适宜万物生长,物产丰富。当地的人们食品种类繁多,生活安逸而不劳累,所以其病多为四肢痿弱、厥逆、寒热一类的疾病,治疗适宜用导引按蹻的方法。因此,导引按蹻疗法是从中央地区产生的。

所以,一个高明的医生应该掌握多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对病情,给予恰当的治疗。因此,治疗方法不同而疾病都能痊愈,是因为医生了解病人的具体情况,并掌握了治疗大法。

作者争议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