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验唯心论体系

更新时间:2023-01-06 02:38

《先验唯心论体系》是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创作的哲学著作,于1800年发表。

内容简介

《先验唯心论体系》全书包括:1篇导论、6个章节。该书阐述了先验哲学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理论,第二个阶段是实践,第三个阶段是艺术。

在理论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经过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原始的感觉到创造性直观;第二个时期从创造性直观到反思;第三个时期是从反思到绝对意识活动。在这三个时期中,谢林推演出空间。时间与因果性的先验概念,然后转到实践阶段。

在实践阶段,谢林论述了道德、国家和历史。谢林认为,人们所意愿的就是有理智的人所意愿的。因此,要达到作为道德的自我决定,就要以法权和国家为条件。国家是许多人协调地实现自由的必要条件。国家可以按照自然界的规律性而成为“第二个自然界”。而历史则是绝对的不断启示。这种启示逐渐显示绝对自身,因此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绝对是无限的,历史的发展也是无限的。历史就是逐渐走向建立第二个自然界的运动过程。

在艺术阶段,谢林指出,有意识活动与无意识活动的会合,无意识地创造着现实世界,有意识地创造着美感世界。这种会合是不能用概念来理解或言传的,只能用理智加以直观。理智直观在诉诸直接经验时就变成了偶发的美感直观,它是消除一切矛盾,引导全部的人达到绝对同一性的唯一途径。因此,艺术天才表现了绝对。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该书写作时正值法国大革命高潮,谢林对法国大革命表示欢迎,并希望能够在人间建立一个自由的理性王国;谢林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用抽象的德国唯心论的语言,表达了德国资产阶级要求解放自己的迫切要求。谢林进步的社会政治观点,在当时德国政治论坛上是起了积极作用的。然而,德国资产阶级的二重性也造成了谢林哲学的二重性。这些都在《先验唯心体系》中有所表现。

作品思想

按照谢林自己所说:“这部作品应看成是作者有关自然哲学的著作的一部必要的姊妹籍”。这就是说,年轻的谢林在研究自然哲学的同时,也以极大的热情继续关注先验哲学的问题。在他的视野里,虽然自然哲学与先验哲学研究对象不同,但它们却是相关的。自然哲学的出发点是客观性,它要回答的向题是,人们如何获得关于客观东西的知识;先验哲学则把主观性看作第一位和绝对的,并且以此去解释主体如何到达意识,并进而使知识具有客观性。

谢林的这个思想构成一种既对立又平衡的图示,如果说自然哲学考察的是自然的历史,那先验哲学就是探索自我意识的发展历史。对谢林来说,对自我意识的探索只能以自我直观的提高过程为依据,所以,这本书“是从自我意识的最初级的、最简单的直观开始,而到最高级的,即美感的直观为止”。具体地讲,这个过程包括单纯的质料和有机体,再从有机体开始,经过理性和随意性,到达艺术里的自由与必然的最高统一,也就是说,艺术最终构成自然和精神的穹顶。这样,这部著作实际上就是描述人类精神发展的整个过程。

在这部著作一开始,谢林就说:“这部著作的目的正是要把先验唯心论扩展成它实际上应当是的东西,即扩展成一个关于全部知识的体系,因而不是仅仅一般地证明这个体系,而是用事实本身证明这个体系,就是说,真正将这些问题推广到关于主要知识对象的一切可能的问题上,无论这些问题是先前已经提出而没有解决的,还是通过这一体系本身才能构成和新出现的。”谢林在这里已经暗示,他与费希特一样,提出的也是关于知识的来源、形成、对象、体系以及与此相关的问题,但是,他对这些问题的解答并不与费希特完全一样。

在谢林看来,这里的关键在于,是要把哲学的各个部分视为一个连续的序列,把全部哲学表述为自我意识不断发展的历史;不仅要精确地划分这个历史的各个时期,而且还要表现出它们是一个前后相继的过程,从而赋予整个历史一种内在的联系。直观的诸阶段就表现了自我意识的这种持续不断的历史,它从最初级的自然中的自我直到最高级次的,人的意识,从理论哲学直到实践哲学,从自然的合目的论直到艺术哲学。谢林很清楚地看到,这样一门哲学涵盖了自然和理智两个领域,仅仅依靠自然哲学或先验哲学都不可能完整地表达它,只有这两门科学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这个课题。谢林之所以提出这种两门科学相互补充、进而完成哲学体系的思想,其根据就是他始终关心的这一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知识,换句话说,知识中的真理根据是什么。

在讨论《先验哲学的概念》中,谢林对这个问题予以明确地回答。他认为,“一切知识都以客观东西和主观东西的一致为基础。因为人们认识的只是真实的东西;而真理普遍认定是在于表象同其对象一致”。对知识中的客观东西和主观东西,谢林具体解释说,我们知识中的所有单纯客观东西的总体,可以被称之为自然;所有主观东西的总体可以被称之为自我或理智。这两个概念本来是互相对立的,自然被认为是仅仅可以予以表象的东西,是无意识的,而理智则被认为是仅仅做表象的东西,是有意识的。但是,本身无意识的东西和有意识的东西在任何知识中都必然有某种彼此会合的活动。“哲学的课题就在于说明这种会合的活动。”显而易见,谢林的这个思想既不同于康德的主客分裂的二元论,也不同于费希特的绝对的主观唯心论原则,而是企图在主客同一的基础上解决知识中的真理问题。

作品影响

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进程中,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在这里提出的绝对同一性的主张,对消除康德的主客分裂、理论哲学和实践哲学的对立,对克服费希特的以自我为核心的主观唯心论等,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谢林迈出的客观唯心论这一步,才使得黑格尔能够把德国古典哲学推向高峰。

作者简介

弗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Friedrich Wilhem Joseph Schelling,1775-1854 年),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的主要代表作:《自然哲学思想》、《自然哲学体系初稿(Erster Entwurf eines Systemsder Naturphilosophie,也可译为《自然哲学体系的初步纲要》)》、《先验唯心论体系》、《我的哲学体系的阐述》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