亥时

更新时间:2024-06-27 15:39

亥时,十二时辰之一,对应现代时间的21时至23时。此时正是夜阑人静之夕,故又称人定;亥时又称彦夜王实甫西厢记》:“谁著你彦夜入人家,非奸做贼拿。”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释义

旧式计时法指夜间九点钟到十一点钟的时间。

例句

《南齐书·天文志上》:“十年十二月丁酉,月蚀在柳度,加时在酉之少弱,到亥时,月蚀起东角七分之二,至子时光色还复。”

《朱子语类》卷六八:“今日子时前,便是昨日亥时。”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叫那太阴星君把这个月轮儿缓缓的移上,却将亥时翻作酉时,就要如团团离海角,渐渐出云衢,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来历

中国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23点至1点为子时,1点至3点为丑时,3点至5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解释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夜深时分猪正在熟睡。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